摆脱游戏的办法

摆脱游戏的办法

集换式卡牌 | 789人在玩 | 大小:28.46M | 版本号:V2.62.86

更新时间:2024-04-28 08:27:01

  • 简介
  • 版本
  • 资讯
  • 评论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刘瑜

    4月24日,即将康复出院的李女士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病区走廊自如地来回散步,时不时抬起左腿感受“卸重”的喜悦。她笑着说:“这回终于卸下了一条‘橡皮腿’,以前腿肿得连膝盖都弯不了。”


    专家正在手术

    一周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邓宏平教授带领团队,为不幸罹患淋巴水肿的李女士成功开展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一举帮其摆脱“橡皮腿”困扰。


    专家正在手术

    四年前,李女士因患子宫内膜癌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第二年她逐渐出现“难言之隐”——左腿畸形肥大,久站后下肢疼痛,行走困难,多处求医后她被确诊为“淋巴水肿”。

    这两年,李女士的左腿变得“又硬又粗”,不仅难看而且行走不便,炎炎夏日她也只能穿长裤遮挡,给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为了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案,李阿姨和家人四处求医,近期慕名求助以血管疾病微创诊治闻名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邓宏平教授。

    听完李女士陈述病情及困扰后,邓宏平教授深表同情。他带领MDT团队进行详细讨论后,决定创新开展超显微左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这一手术异常精细,在血管外科界被誉为“头发丝上的舞蹈”。

    据悉,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是在显微镜下将直径0.1mm~0.5mm淋巴管与相邻的细小静脉吻合,让堵塞的淋巴直接回流到静脉,从而疏通淋巴液消除“橡皮腿”的根治性手术。手术需要在放大30倍以上的超高显微镜下采用特制超显微缝线完成手术,缝线直径仅有成年女性头发直径二十分之一粗细,这种超精细手术难度大、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效果好,帮助受淋巴水肿之苦的患者重建淋巴通路,提高生活质量。

    一周前的手术中,邓宏平带领团队首先在激光淋巴成像仪下,标记淋巴管的位置,然后切开左腿皮肤找出淋巴管和静脉,在超高倍显微镜下做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重新建立淋巴—静脉回流通路。术中共成功吻合淋巴管浅静脉十余根。

    术后即刻,李女士的左腿已变“瘦”变“软”,术后1天其左腿肿胀较此前消退近六成。此前行动不便的她,出院时已行走自如。

    邓宏平介绍,淋巴系统是人体重要的防御体系,也是组织液回流的重要途径。淋巴水肿是因外部或自身因素引起的淋巴管输送功能障碍造成的渐进性发展的疾病,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淋巴水肿。继发性淋巴水肿主要因肿瘤、放疗、感染等原因造成淋巴管或淋巴结缺失、闭塞引起的阻塞性淋巴回流障碍。早期以水肿为主,晚期以组织纤维化、脂肪沉积和炎症等增生性病变为特征,被形象地称为“橡皮腿”。

    大面积创伤、患癌接受手术治疗、放疗导致淋巴组织或淋巴结被切除或损坏的患者,容易患淋巴水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水肿在常见疾病中排位第11位,其致残率高居第2位。全世界淋巴水肿患者数达1.7亿、需要治疗和康复的患者约 2.5亿;我国淋巴水肿患者近5000万人,其中急需治疗和康复的患者近1000万人。肢体淋巴水肿多发于乳腺癌、妇科肿瘤根治术后,仅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每年约新增3万人。

    邓宏平介绍,淋巴水肿的治疗仍然是世界性难题。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淋巴水肿手法引流、患肢抬高、压迫疗法,以及烘绑、微波照射等方法,仅对预防淋巴水肿的形成和治疗轻度淋巴水肿有一定疗效,对已形成的严重淋巴水肿,建议进行超显微淋巴静脉吻合(LVA)手术治疗。

    (图片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