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博平台客户端app

贝博平台客户端app

集换式卡牌 | 985人在玩 | 大小:24.73M | 版本号:V8.92.77

更新时间:2024-04-27 19:52:01

  • 简介
  • 版本
  • 资讯
  • 评论


    杨永康(左)与恩师夏强院士(中)与马来西亚患儿家庭合影留念

    晚7点,又一台小儿亲体肝移植手术结束。"我要送病人去监护室再看下情况,稍等。"出了手术室,杨永康给记者发来消息。

    小儿亲体肝移植,简言之,由亲属捐部分健康肝,移植替代患儿的病肝。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的绝活。这次手术,患儿来自广西,出生仅6个月。

    "我们做过最小的孩子出生才3个月。与其他疾病患者很不同的是,这些孩子完成肝移植手术后,你能看着黄疸成倍往下掉,很快全身白回来了,不再是‘小黄人’。抱出ICU,爸妈都不认识了,就是焕然新生!他们能像正常孩子一样长大了。"夜幕下的医生值班室,杨永康充满希望地与记者说着。

    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仁济医院院长夏强,马来西亚人杨永康是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一名普通医生。不普通的是,他是第一个拿到中国行医执照的外籍医生,在上海正式行医已10年。听他的行医历程,会感佩"坚持"的力量。

    没想到,在中国这片"故土"成就了人生梦想

    杨永康说,学医是儿时就有的梦想。"小时候看见爷爷生病,很痛苦,应该是血癌,大把大把输血。"杨永康当着爷爷的面立誓:长大后要当一名医生。那年,他10岁,没想到,实现梦想的过程如此波折。

    1977年,杨永康出生在马来西亚一个华人家庭。1997年,他考上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生物医学系。无奈的是,2001年本科毕业后,受当地行医一些限制,他无法当医生。杨永康没有放弃,他到处打听去国外留学、可以行医的机会。当时,正在天津医科大学开会的舅父对他说:到这来学医吧,环境很不错。

    几番权衡,杨永康选择到中国留学。他考上天津医科大学,决定重读五年制临床本科。虽然祖籍广东梅州,这还是他出生后第一次回到父辈的土地上。

    在中国学医,杨永康很珍惜,很努力。2006年本科毕业后,他被保送至同济大学医学院读研,2007年到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实习,2009年硕士毕业后留东方医院,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他,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2012年,杨永康成为一名合格的住院医师。不过,由于当时没有法律支持外国人可凭中国医师资格证注册成为执业医师,他只能在医院里当实习医师。就这样整整两年,同龄人早已成家立业,他还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坚持着。

    终于在2014年3月,原国家卫计委颁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同意获得我国医师资格的境外人员在我国境内进行医师执业注册的批复》,杨永康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注册的外籍执业医师。杨永康觉得自己很幸运,赶上了好政策、好时代。他更感慨的是,没想到,在中国这片"故土"成就了他的人生梦想。

    在儿童肝移植病房,目睹重生、执着与坚持的力量

    正式执业后,杨永康没有停止奔跑的脚步。

    2019年,他读到仁济医院夏强教授带领团队去马来西亚开展了该国第一例小儿亲体肝移植手术的新闻报道。"报道中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神很打动我。夏老师说,作为医生,一个个去救,能救的患者数量还是有限的,如果传授技术给别人,让更多人掌握技术,可以去挽救更多人。"

    那年,是杨永康从中国的医学院毕业十年之际,希望在职业上再有提升的他,决定报考夏强的博士。2020年9月,杨永康成功考取夏强教授的博士,2023年博士毕业,正式加入仁济医院肝脏外科团队。


    杨永康开心地抱起成功手术后的患儿

    "儿童肝移植方向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觉得很有意义,孩子们换了一个肝,就跟重生了一样。这跟我以前接触的疾病很不同,成人得了病,比如肿瘤,后来到了晚期,离开了,作为医生内心也会难受、失落,需要自己调整。当然,在这里,也有救不回来的宝宝,医术不是万能的。但在这里,你会目睹重生、执着与坚持的力量,会激发你作为医生的信念。"杨永康说有时候自己低落时也会去病房里看看这些顽强的小生命,一出生就在与病痛搏击,"他们仿佛在给你充电"。

    杨永康有时也被执着的家长感动着。不少家庭为了给孩子治病,可谓倾其所有,卖了家里的房子、田地、牛,不仅如此,下定决心捐肝的父母整天在病区里锻炼——大半辈子没想过要减肥,这次为了能把健康肝捐给孩子,得把自己脂肪肝的指标降下来,达到可以捐献的健康标准。


    杨永康手术中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种坚持我们医生看在眼里,真切感受到患者、家属和医生真的是一起在努力。"杨永康说。

    走在"人生中场"不谈"伟大",尽心缓解患者的痛苦

    值得一提的是,杨永康在医生的身份之外,还是颇有名气的志愿者。

    自马来西亚上大学起,杨永康就成为一名定期无偿献血志愿者,自18岁首次献血以来,他在马来西亚捐献20余次血液,到中国上学后,在中国献血至今已超过100余次,多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白玉兰无偿献血奖等。

    是什么促成你成为"献血超人"?面对记者的问题,杨永康笑言,初中时去献血活动现场当志愿者,"看见那么多热心人去献血,就想着我长大后也要这样。上大学后发现学校附近有献血屋,就去了。"


    杨永康是上海献血点的常客

    当医生后,杨永康能直接体会到献血的重要性。"有病人得不到有效输血,病情紧张,又做不了手术;有病人失血性休克,死了,很痛心。"杨永康告诉自己:如果我还很健康,就要定期去奉献这份微薄力量。

    在上海,开完刀稍有点空闲,他就跑去献血。他会直奔上海市血液中心,一次献2个单位的血小板,一次无偿捐献过程要2-3小时。作为医生,他很清楚,临床上更需要血小板。

    不仅如此,2012年,杨永康成功捐献了骨髓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位7岁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成为我国首例外籍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后来,孩子主动找到杨永康,感谢他的救命之恩。"他读书很厉害,已经读大学了。"杨永康很自豪地与记者分享。

    从2001年选择到中国留学那一刻开始,马来西亚籍医生杨永康如今已在中国生活了23年,在上海定居了18年,2013年娶了上海姑娘,成为上海女婿。他一再说自己"很幸运",在中国、在上海实现了儿时梦想。

    "小时候梦想拯救所有人,长大后发现真的只是梦想,能救的其实很少,我们总是在安慰,缓解病人的痛苦。"走在"人生中场",杨永康说,不想成为伟大的医生,就想当一名尽心尽力的医生,给不幸的人服务,练好医术,坚持做下去,相信医学在一点点进步。

      作者:唐闻佳

    文:唐闻佳 图:受访方供图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