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宝贝 app

足球宝贝 app

集换式卡牌 | 126人在玩 | 大小:62.14M | 版本号:V9.43.15

更新时间:2024-04-26 19:55:21

  • 简介
  • 版本
  • 资讯
  • 评论


    《珠峰清道夫》剧照。

    《珠峰来信》可以说是一本写给少年们的“珠峰小史”,它将地理、生物、历史、人文、自然知识融于故事中。本文为作者西夏的创作手记,文中西夏写道:“给孩子写《珠峰来信》,不只想和他们分享时间、自然的浩瀚,更想告诉他们,生命是脆弱的,也是伟大的。”

    撰文 西夏


    《珠峰来信》,作者: 西夏 著,高畅 绘,出品方: 禹田文化 千寻Neverend,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出版时间: 2024年3月。

    缘起:和孩子分享辽阔的世界

    为什么会给孩子写一本珠峰的书?珠峰离我们太远了,远在青藏高原,远至边境。珠峰也太高了,全世界70多亿人,只有五六千人登顶过,几率小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孩子们都知道北极、南极。其实地球还有一个极点,那就是第三极——珠峰。它是我们这个星球的至高点。在世界所有的山里,珠峰不是最美的,也不是最难爬的,对攀登者却有致命的诱惑力。站在顶峰,你就比地球上所有的事物都要高了,除了几种飞鸟。


    《珠峰来信》内页。

    我开始写童书,源于一个简单的想法:和孩子分享好玩的事。当妈妈后,我惊奇地发现,我不仅生下了一个孩子,还为自己生下了一个朋友。和儿子一起成长,打闹、踢球,我第一次了解了男孩的成长之道。他们是在群体中,在竞争中,在汗水和眼泪中体会友情、荣誉和骄傲的。我好像用男孩的方式又活了一次。这是孩子送给我的礼物。


    《李白,追月亮的人》,作者: 西夏 著,高畅 绘,出品方: 禹田文化 千寻Neverend,出版社: 云南出版集团 晨光出版社,出版时间: 2022年8月。

    我也想把我见过的世界、那些美好的事分享给他。因为走过很多很远的路,所以我写下《丝绸之路故事集》,想和《一千零一夜》的山鲁佐德一样,把故事一夜一夜地讲下去。因为喜欢李白,也想让孩子交上这个天才朋友,看一看群星闪耀的大唐,就有了《李白,追月亮的人》。

    珠峰是挑战,是希望,它无所不在

    至于《珠峰来信》,写作的种子是一点点萌芽的。二十出头的年纪,我在喜马拉雅山区漫游过。那次没有看到珠峰,但连绵天际的喜马拉雅山脉犹如一颗颗白色獠牙直刺苍穹,至今让我难忘。

    多年来,家里放着一块来自珠峰的化石,那一圈圈螺纹,是亿万年的海洋生物菊石。它在白垩纪末期灭绝,又在板块碰撞中随着珠峰抬升,露出地面。每次触碰化石,仿佛在链接亿万年前的时光。

    在它面前,人的存在短得好似一瞬。


    《珠峰来信》内页。

    后来,我采访了一位登山家。世界上8000米级高峰一共有14座,她全都爬过。在珠峰,她经历了生死考验。在采访里,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珠峰。”这句话,我一直没忘。

    这个世界上,99.9%的人都不会去珠峰。但凡能爬座小雪山,你就能傲视朋友圈了。另一方面,珠峰又无处不在。它是我们生活里的挑战,是那些我们觉得不可能办到的事。它让我们沮丧,无数次想放弃。可是,如果我们能找到法子,激励自己,重燃斗志,总能找到通往山顶的路。

    在经历很多后,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一件事,人不只是靠食物、水、空气活着,更是靠希望。“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世间最美好的事,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珠峰是挑战,也是希望。

    给孩子写一本“珠峰小百科”

    孩子们,也有自己的珠峰。只有透过成年的滤镜回望,我们才会说,童年是金色的,无忧无虑。长大就像虫子蜕皮,充满了阵痛,孤单、焦虑、害怕都是它的一部分。长大就是一路的翻山越岭,未知、挑战,无处不在。

    给孩子写《珠峰来信》,不只想和他们分享时间、自然的浩瀚,更想告诉他们,生命是脆弱的,也是伟大的。你能想象吗?在海拔近7000米的地方,看似毫无生存的可能。可是只要有一点可能,生命的火花就会迸发。在那片冰雪和岩石的荒原,竟然有生物存在。

    比这些生物爬得更高的,是人。从1921年起,人类花了30多年,才第一次站上珠峰峰顶。在珠峰攀登史中,有辉煌的成功,也有辉煌的失败。在这些失败中,人显出了非凡的勇气、智慧和友爱,闪耀着人性的光彩。

    当今最伟大的登山家梅斯纳尔,在数十年登山生涯里,创造了无数奇迹:第一个无氧登顶珠峰,第一个单人登顶珠峰、第一个登顶世界全部14座8000米级高峰……回望自己的一生,一生3000多次的攀爬,他只说了这样一句:“我想,作为一个在8000米山峰上失败次数最多的登山者,我是应该被记住的。”

    一旦先驱跨越了重重障碍,将不可能的事化为可能,就会有更多的人追随而来,渴望创造新的纪录。先后七次在珠峰北坡登顶失败的英国探险队得出这样的结论:要从北坡登顶珠峰,“几乎是不可能的”。

    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却“要争这一口气!”1960年5月25日,成立不到五年的中国登山队终于从北坡站上了地球的制高点,这颗星球最接近天空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的第一次,也是人类的第一次。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话被彻底打破。


    《珠峰来信》内页。

    在一次次为这本书的创作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都免不了热泪盈眶,都想更多去了解它一点。所以在内容上,这本珠峰的故事还是很丰富的:珠峰是怎么形成的?这座高山上生活着哪些顽强的动植物?我们脱口而出的“身高”8848米是怎么测量的?神秘的长毛大脚怪“雪人”的传说是真是假?谁是第一个登顶珠峰的勇士?……

    这宏伟的雪峰,显出人类的渺小,但也正是这雪峰,带给人挑战巅峰、突破极限的机会,显示出人类的伟大。我希望能用文字,带着孩子们一起来揭秘这座“世界屋脊”。

    人应如山,坚定挺拔

    珠峰是一个写满“不可能”的极限。它挡住去路,让人畏惧,让人尝够失败的痛苦。但也是它,把人们逼向极限,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在登顶珠峰的几千人里,有13岁的孩子、80岁的老人,有盲人、失去双腿的人……山无处不在,选择软弱还是坚强,掉头回家还是去翻越它,都是人成长中的抉择。人,当挺拔如山。


    《珠峰来信》内页。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山》里写过这样一段话:“登山是智慧生物的一个本性,他们都想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这并不是生存的需要。……进化赋予智慧文明登高的欲望是有更深的原因的,这原因是什么我们还不知道。山无处不在,我们都还在山脚下。”

    在写完这本书后,我第一次萌生了这样的想法:也许有一天,我也能和孩子去爬珠峰。我想和他一起站上顶峰,看一看这个世界。

    撰文/西夏

    编辑/王铭博

    校对/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