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亚国际的网址

澳亚国际的网址

集换式卡牌 | 394人在玩 | 大小:32.41M | 版本号:V6.78.38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8:02

  • 简介
  • 版本
  • 资讯
  • 评论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五一小长假,远足旅行是一种选择,在家附近找个公园晒晒太阳、看看书也是一种选择。极目新闻记者为您整理了一份假期书单,伴你在文字中远行。

    小说有著名作家张炜写的传奇故事《去老万玉家》,散文有著名作家王跃文的首部历史文化随笔集《走神》,传记有《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为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不同种类的图书,带给你不同的度假体验。

    张炜的小说《去老万玉家》,带你去吹吹“海风”

    张炜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充满思辨。过去他写过很多自然主义文学,这一次,张炜用完全另外一种文风,写了一部传奇。

    《去老万玉家》是张炜最新的长篇小说。张炜说,小说灵感来自他40年前研读地方史料过程中的发现,经由数十年的消化、酝酿,于10年前动笔,完稿后由41万字又精炼至26万字,最终形成了这样一部构思宏阔、想象华丽的长篇传奇。


    《去老万玉家》书写了大变局将临的19世纪末:胶东半岛之上,几股势力正暗流涌动。从广州同文馆回半岛探亲的青年舒莞屏,回程突遇风暴,借轮船延误之期完成恩师重托,前往声名远扬的“女响马”万玉的大营,由此开启步步惊心之旅。作品塑造了舒莞屏、老万玉、冷霖渡、小棉玉等一系列文学史上少见的人物形象。小说也极尽笔力,描述了一个美丽神奇的山东半岛、一个奇异瑰丽的海洋世界。

    这样的写作,与张炜的生活经历相关。张炜出生在胶东半岛,当地民间文学极为发达。他又习惯于在创作前实地行走考察,大量搜集、记录、整理、归纳当地的风俗人情,以便应用于小说的背景叙事之中。小说因而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阅读起来神秘而有趣。有评论认为,《去老万玉家》可谓一部“半岛海图志”,给当代文学吹来了一股“海风”。

    王跃文的随笔《走神》,带你追追“众生相”

    《走神》是著名作家王跃文的首部历史文化随笔集,于近日推出。王跃文是讲故事的高手,有极强的叙事能力和语言掌控力,且勇于深描世相勘探人性,有评论家认为王跃文的文化性格里颇有“楚狂”之遗风。


    《走神》共32篇历史文化随笔,篇篇短小精悍精彩好读,同时一针见血直切要害,余味悠长。在《走神》中,有被误解的孔子、给苏东坡开后门的宋神宗、承认自己很普通的康熙、嘲讽普鲁士国王的伏尔泰、坐稻草龙椅的袁世凯等人物故事,生动展现了历史上的众生相。

    《大人们的坏脾气》一文中,王跃文讲到张之洞打瞌睡的例子:“张之洞刚到山西赴巡抚任,专门去拜会尚未离去的前任巡抚。前巡抚很讲礼数,鸣炮将张之洞的轿子迎入二堂。轿子停了,人却未见出来。揭开轿帘一看,张大人睡得正香。前巡抚身着礼服,同张大人的随从一起鹄立于庭。张之洞在轿里足足睡了大半天,醒来之后并无愧疚之意,仍旧谈笑自如。主人及侍从们又饿又困,有苦难言。张之洞这般做派,有人说是居官傲慢,有人说是魏晋风度。我却想问问:张之洞晚年拜相入阁,怎不见他在皇上和慈禧太后面前想睡就睡?”

    《说一种历史逻辑》一文中,王跃文讲到道德理想与历史担当,将孟子与同时代的邹衍、苏秦做对比:“邹衍到梁国,梁惠王亲自到郊外迎接;去赵国,平原君侧着身子伴行,并用自己的衣服把他的座位擦干净;上燕国,燕昭王不仅恭迎到国界,而且亲自替他清扫道路……邹衍谈的是阴阳玄妙之术,各国君主听了觉得高深莫测,几乎把他视若神人。苏秦讲的是攻伐之道,正是诸侯们安邦自保,或图霸天下所需要的。苏秦受到各国诸侯礼待,居然身佩六国相印……可是孟子就可怜了。那位亲自去郊外迎接邹衍的梁惠王见了孟子,连先生都不愿叫,只叫他‘叟’:老头儿,你有什么办法为我国谋利?孟子得孔门真传,怎么会开口就是利?于是他回答说:为什么要讲利?有仁义就行了……好在最后发言的是历史。受到万世尊崇的并不是邹衍,也不是苏秦,而是曾经落寞不堪的孟子。”

    读史多年,王跃文说:“我不会美化现实,也不会美化历史。我知道历史未必那么美好,但仍想从古人那里寻求文化养料……不管时代和社会如何演进和流变,做人、做官、做事的基本道理是不会变的。现代人只有守住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标准,才谈得上有新的价值建树。”

    读《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看“丛林之女”如何成“大树”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近日出版的《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由加拿大知名作家罗斯玛丽·沙利文撰写,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陈小慰翻译。


    传记记录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人生和文学创作——阿特伍德的父亲是一位昆虫学家,六个月大的她被放在背包里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丛林生活。10岁前她和作为昆虫学家的父亲生活在加拿大的荒野,几乎与世隔绝,只在冬季回归城市生活;高中期间想要成为艺术家的她,被告诫“野心会使女性扭曲,使她成为一个像男性一样的人,这是代价”,但她依然想要成为一名作家;20世纪80年代当她注意到环境恶化带来的生存难题时,她开始剪辑报纸上关于科学难题的文章:不孕症。科学家们声称,环境中的化学污染正在损害人类的生殖系统,而且很快西方将经历灾难性的出生率下降,于是她开始写作《使女的故事》。《使女的故事》故事背景设定在距今200多年的未来,讲述了未来世界因污染严重导致人类生育能力降低而发生的荒诞荒唐的故事。

    在《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中,作者将对阿特伍德创作的解读,和其生活经历缠绕在一起,我们能够跟随作者的文笔描述,洞察到个人创作与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看到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是如何成长的。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