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电子游戏5毛一转频繁进游戏

变脸电子游戏5毛一转频繁进游戏

集换式卡牌 | 210人在玩 | 大小:51.28M | 版本号:V9.41.3

更新时间:2024-04-29 09:22:29

  • 简介
  • 版本
  • 资讯
  • 评论

    4月25日下午,枣庄市薛城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实干担当求突破 组织保障促发展”新闻发布会,区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均东作新闻发布。

    王均东介绍说,今年以来,区委组织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制定《关于服务保障重点项目落地见效的十条措施》,以常态化推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扎实做好选贤任能、育才聚才、党建赋能、考核评比各项工作,为打好“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主动仗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突出事业发展“首位度”,锻造项目落地见效过硬队伍

    精准知事察人激活力,深化“1 X”干部考察识别机制,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通过干部在项目谋划、项目推进、项目招引中的具体事例,评价干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强化“五唯”(唯实、唯先、唯勤、唯成、唯正)干部选拔使用,真正实现以项目论英雄。

    提升专业素养提质效,举办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区级重点专题班次5期,常态化举办“新薛城大讲堂”“局长大讲堂”,培育更多抓项目促发展的“行家里手”。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专业干部“2020”工程,选派年轻干部、专业干部各20名,通过高级研修、挂职历练、项目建设一线锻炼等方式,引导干部强弱项、补短板,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深化作风建设促担当,持续开展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工作,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切实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出台《关于常态化推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保障服务“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实施方案》,对考核指标靠后、项目推进缓慢、群众反映问题集中的单位,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实地调研,深挖背后的思想能力作风根源,督促抓好整改,以过硬思想能力作风建设保障项目落地见效,以项目推进成效检验思想能力作风建设质效。

    构建引育留用“强磁场”,激发项目落地见效人才活力

    多点发力引人才,发布《2024年度薛城区重点项目企业人才需求清单》,囊括高端装备、高端化工、锂电新能源、石榴产业共13家企业,急需紧缺岗位40个、96人,大力引进懂企业经营管理的“领导帅才”、懂技术的“技术英才”。

    多措并举育人才,计划创建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推广省众创空间、省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发挥驻地枣庄职业学院、枣庄理工学校等高校资源优势,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职工培训,开设“订单班”,培育更多技能人才。

    用心服务留人才,优化重点项目人才发展环境,年内计划提供不少于100套产权型人才住房,持续完善会议室、书吧、影音娱乐、运动健身等功能区设置,帮助解决子女教育、安居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各类人才在薛顺心工作、安心发展、舒心生活。

    探索党建赋能“新路径”,夯实项目落地见效战斗堡垒

    抓实产业发展,以19家共富公司为抓手,探索建设一批集装箱式“共富工坊”,明确共富项目“保底 分红”模式,力争年底前每个“共富工坊”村居增收不少于3万元,以组织联动带动产业联营、发展共享。

    助推项目落地,健全“五联五促”党建工作机制,选派1名党建工作专员专职负责重点项目一线党建工作开展,先后成立高端化工、高端装备、新型商贸物流等“6 3”产业链党委,开展“业务大比武”“守擂打擂”等活动40余场次,推动党建工作与重点项目建设深度融合。

    加强支部建设,坚持把“支部建在项目上”,督促指导主管部门(单位)在重点项目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项目问诊”活动,整合行政审批、发改等部门力量,及时解决项目规划建设推进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

    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树牢项目落地见效实干导向

    做优考核体系,积极对接省、市考核体系优化调整办法,做好考核内容“增、减、调”,合理设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指标分值,将土地供给、营商环境等支撑性工作纳入考核。

    注重过程管控,开展“四争一创”专项指导督导,推动更多政策、资金和项目等发展要素向薛城集聚。深化“摘星夺旗”活动,把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切实精准激励约束。

    强化结果运用,对于推动项目落实和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工作落后的干部,按规定采取提醒、函询、诫勉等手段督促提醒,年末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及时召回管理,开展“回炉”教育,对仍不适应者视情调整职务,切实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区工信局党组成员、区高端化工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杜加祥,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瑞国,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冉晓波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附:记者问答实录

    记者:区工信局作为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服务项目落地建设方面,如何做好党建引领与业务工作的结合文章,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杜加祥: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精准落实上级政策,当好服务项目明白人。重点承接好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实施链式发展跃升、应用深度拓展、产业集群提质、企业数字化转型等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求真务实作风,聚焦企业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在提升服务质效、要素资源保障、企业创新发展等方面下好“绣花功夫”,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建问题清单,全力纾难解困、引导预期、增强信心,让业务工作“接地气”。

    成立项目临时党支部,坚持工作清单化,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坚持科级干部帮包企业和项目,通过成立项目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带头引领作用,下沉一线锻炼工作多面手,确保随时拉得出、顶得上。继续建好全区工业技改项目清单、重点工业项目清单、计划投产工业项目清单,落实“目标引领、过程管控、结果评价”的工作机制,每周研判,全程盯住,保障项目建设有序快速推进。同时,落实好“三管三必须”的工作要求,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为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保驾护航。

    发挥产业链党建联盟作用,深化产业链招商,扛牢招商引资责任旗。充分发挥产业链党建联盟作用,运用以商招商这个有效办法,举办企业家论坛和沙龙活动,变企业家的客户资源为我们的招商资源,借助企业家的智慧和力量,针对性开展产业链招商。瞄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重点区域,围绕重塑制冷风机、纺机制造等产业辉煌,企业技改扩规意愿,抢占六大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进行招商。

    设立企业党员先锋岗,推进“数实融合”,打造数字经济新名片。将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当成“一号工程”,加大对相关企业帮包服务力度,在企业设立党员先锋岗,努力把数字经济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编制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定位、重点及布局,绘制清晰可行的实施路径。挖潜城区楼宇,做特增量企业,瞄准元宇宙应用场景、数字创意等未来产业,跟进落地抖嘉鲁南投资中心孵化器、元宇宙城市会客厅、中北电力通信基站提升等重点在谈项目,用实实在在的项目支撑起产业发展。

    记者: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请问区民政局在服务保障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何瑞国:提高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共识。区民政局深刻认识重点项目落地见效的重要意义,动员全局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牢固树立”领先、率先、争先”理念,在比学赶超中争第一、创一流,助力全区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及时足额发放各类困难群众救助资金达2181.6万元,提升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标准,累计增发资金达300余万元,困难群众各类急难愁盼难题得到较好解决为,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见效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提升工作质效,增强服务能力。民政项目建设是提升民政兜底保障能力、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区民政局紧紧抓住“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有力契机,聚焦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精神康复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等重点方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拉高标杆、提振精神,加快推进总投资12亿元的亲和源三期、颐顺康养项目建设和1处现代养老服务业示范点以及15处爱心食堂、爱心助餐点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民生项目建设成效展现重点项目落地见效良好成果。

    强化作风建设,打造过硬队伍。牢固树立为民造福的正确政绩观,把“小我”融入“大我”,让“小局”服从“大局”,以工作跨越赶超为主线,常态化推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坚持把培养创新突破思维、增强责任担当意识摆在突出位置,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坚持“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传承民政系统“孺子牛”精神,做“想干事、善谋事、能共事、敢担事、干成事、不怕事”的民政干部,以过硬的工作作风狠抓落实,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民政铁军,为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见效贡献民政力量。

    记者:请问区人社局为保障重点项目落地见效采取了哪些人才保障措施?

    冉晓波:深入开展企业用工保障服务专项行动。加强重点项目落地服务工作,摸排重点项目用工需求,采取主动上门、电话联系、集中座谈等方式,全方位精准发力,对辖区内规上企业等用人单位开展摸底排查,全面掌握辖区企业缺工情况,深入分析企业缺工原因,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技工缺、引才难和劳动者求职难等人力资源瓶颈。积极推广使用“枣工快递”微信小程序,多渠道收集企业用工需求和人力资源信息,实现用工供求的精准匹配,目前已有433家企业注册使用,共发布企业用工信息1036条,提供就业岗位4139个。

    精心组织各类招聘活动。做好重点项目人才招聘和推介工作,扎实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高校人才直通车等活动,推出富有特色的行业专场招聘,将岗位信息、指导培训、创业扶持等服务送到毕业生身边。通过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用工信息,打造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招聘新模式,结合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和日常服务,做好企业和劳动者的跟踪服务和后续对接。今年以来举办专场招聘活动19场次,提供就业岗位5500余个,为返乡各类人才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满足就业者及用工单位求职招聘需求。

    认真落实各项就业补贴政策。围绕重点项目人力、人才引育,加大青年人才补贴力度,对到我区企业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生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0元、3000元、1500元租房和生活补贴,连续发放3年。对到我区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生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购房补助,2024年以来发放大学生购房、租房和生活补贴130.4万元。

    四是着力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重点以培养“高、精、尖、缺”技能人才为导向,培养我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鼓励重点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开展“金蓝领”高端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企业自主评价等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今年以来培养高技能人才800余人,其中企业自主评价高级工200余人,社会化评价600余人。

    五是大力实施“榴枣归乡”工程。完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用工服务联动机制,创新建立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的“2 7 N”服务体系,即设立2个区级服务中心,7个镇街“榴枣归乡”服务站,10个“榴枣归乡”服务点,畅通求职者与企业之间用工就业咨询渠道。利用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统筹开展驻枣院校毕业生社会实践、文艺联欢、薛城籍博士家乡行、高校毕业生参观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等“榴枣归乡”系列活动,讲好各类人群来薛留薛故事,激发在外求学、务工人员对家乡的朴素感情,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营造投身建设家乡浓厚氛围。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