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子游戏娱乐

网络电子游戏娱乐

集换式卡牌 | 485人在玩 | 大小:46.39M | 版本号:V1.40.39

更新时间:2024-04-29 10:27:10

  • 简介
  • 版本
  • 资讯
  • 评论

    4月26日,南京银行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暨2024年一季报,全面展现去年年初以来的经营发展成果。

    报告显示,2023年,南京银行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扛起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责任担当,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发挥经营特色化与差异化竞争优势,统筹做好促发展、稳效益、防风险各项工作,持续加快能力建设和创新变革,奋力实现经营业绩稳健增长,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实干答卷。

    资产规模持续攀升 经营态势稳健向好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南京银行资产总额2.28万亿元,站稳2万亿元台阶,较上年末增长11%;存贷款规模较上年末增幅均超10%,其中,存款规模达1.3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6%;贷款规模近1.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2%,跨过万亿元大关。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该行资产规模稳中有升,达2.39万亿元,增幅4.7%;存贷款总额双双超过1.1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3.7%、6.7%,贷款增速高于存款增速,信贷投放力度有序加大。

    在经营效益方面,南京银行在2023年加快“轻型银行”转型,营业收入达451亿元,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其中,非利息净收入占比保持较高水平,收入结构持续改善;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亿元。迈入2024年,南京银行强化财务精细化管理,扩收、降本、增效、提质得到较好体现,一季度末,成本收入比相较上年末下降6.63个百分点。截至3月末,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幅超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亿元,同比增幅超5.1%——营收净利实现双增,净利增幅超过营收增幅,内生增长愈发明显,高质量发展特征延续。

    该行抓住市场机遇,扩大高收益资产的投放,提高资产的整体收益水平,主动坚决压降高成本负债资金,调优负债结构。净息差、净利差同步实现上升,主要是生息资产生息率稳中有升,付息负债付息率有所下降,同时活期存款占比上升,资产负债结构稳中向好的趋势初步确立。

    在保持规模、效益增长的同时,南京银行秉持“稳健、审慎”的风险偏好,强化全面风险管理,资产质量稳健提升。截至2023年末,不良贷款率0.90%,连续多年保持在1%以下;到2024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下降至0.83%,较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总体保持稳定,风险抵御能力较为充足,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

    南京银行秉承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理念,现金分红水平连续多年稳定保持在30%左右。根据公布的2023年利润分配方案,该行向全部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5.367元人民币(含税),总额约55.51亿元,高股息特征进一步显现。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以来,云杉资本、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法国巴黎银行等主要股东先后在二级市场增持股票,充分体现股东和市场对南京银行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去年12月至今,该行股价不断走强,累计涨幅在上市银行中居于前列。

    精准赋能实体企业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23年,南京银行坚守城商行定位,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引导信贷资金精准高效流向实体客户,全力保障实体企业融资需求。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该行将信贷资源更多投入到制造业、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年末对公贷款余额超8150亿元,同比增加1400亿元,其中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20%,均显著超出全行信贷平均增速,为支持区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金融动力。

    塑造科技金融特色名片,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南京银行高效推广“政银园投”投贷联动模式,倾力建设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圈”,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政策链、科技链、资源链、产业链、金融链”五链结合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优化升级线上拳头产品“鑫e科企”,打造“鑫知贷”“苏知贷”等特色产品;组织开展“投贷联动”科技金融服务直通车、“鑫智力杯”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深入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赋能提升”专项行动,“一户一策”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精准的金融服务方案。截至年末,该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近850亿元,同比增长超28%,累计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达1.4万户。今年4月,南京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取得新成绩:率先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认股权综合服务平台登记托管4单认股权业务,成为江苏省首家落地“认股权登记 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对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破冰”意义。4月26日,2024年全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对接会在南京银行举行,该行荣获“2023年度服务科技创新评价优秀银行业金融机构”称号,并在现场发布南京银行全新科技金融“贷款 外部直投”产品“科创鑫贷投”,为助力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金融智慧和力量。

    强化普惠金融特色,业务提升扩面增量。南京银行推出普惠金融标准化产品体系“鑫e小微”,大力简化申请与审批流程,为普惠企业排忧解难。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创新推出“粮采贷”“鑫味稻”“鑫农e贷”等产品,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数字农业、城乡融合等重点领域。年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1160亿元,同比增长28%。贷款户数达3.95万户,较年初增加近9800户。

    塑造绿色金融品牌特色,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过去一年,南京银行围绕“减污、降碳、扩绿”三大主线,发布2023年绿色金融营销指引及绿色金融专项行动方案,创新推出“碳汇贷”“履约贷”等绿色金融产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碳减排”贷款和“环保贷”“环保担”等银政合作产品,深入绿色金融业务场景,加大对碳减排、清洁能源、传统能源技术改造等领域的支持。截至2023年末,该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达1770亿元,同比增长33%。

    业务板块协同发力 厚植特色经营优势

    2023年,南京银行突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提升综合化金融服务水平。优化公司金融经营机制和产品体系,多措并举推动基础客群、核心客群、机构客群建设,加快金融服务生态圈打造,促进客户经营质效不断提升;强化与战略客户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发挥多牌照优势,配套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努力拓展机构客户,多方获取结算性资金往来,降低负债成本,调优负债结构。

    大零售战略转型深入推进。2023年,南京银行零售板块坚持“全金融资产”发展主线,秉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理念,零售业务规模稳健增长,业务贡献度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末,该行零售客户AUM(管理金融资产规模)达73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18%;个人存款余额超42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30%,业务实现较快发展。

    交易银行业务稳步推进。2023年,南京银行大力推广“出口快贷”“苏贸贷”等国际业务标准化产品,以数字化、线上化服务赋能上千家外贸企业发展;大力推广供应链金融服务,打通产业链服务“堵点”,基础供应链服务覆盖2700余家中小微客户;创新现金管理服务模式,焕新升级中小企业端“鑫e伴3.0”正式版,累计签约客户11.15万户,活跃客户增长明显。

    金融市场业务协同增效。2023年,南京银行巩固金融市场业务优势,投资交易专业能力持续提升,同业客户基础进一步夯实;资金运营业务全力精细化运作,资产托管规模站上新的台阶;南银理财产品规模取得新突破,连续17个季度稳居城商行系理财机构收益能力第一名。2024年,该行获得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资格;获得银行间外币对市场做市商资格,成为首家获得此项资格的城商行,也是唯一一家同时具备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外汇综合做市商、外币对市场做市商两项资格的城商行;成为首批可以为中小金融机构、资管机构开展柜台债券业务的城商行。依托这些新获得的业务资格,南京银行将进一步发挥多牌照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深耕金融科技应用 提升数字金融成效

    南京银行紧扣“云化、线上化、智能化”,聚焦客户经营、渠道建设、产品迭代和管理提升等关键领域,全面强化科技赋能与数字化手段运用,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

    加强生态互联和跨界合作,持续推动开放银行场景金融建设。在产品方案上,该行整合包括公共事业在内的8类场景,涵盖账户、支付、融资、理财等金融产品服务,实现平台和商户的标准快速接入,全年累计落地场景金融项目55项,覆盖超120家政府和企业客户。

    科技赋能渠道建设,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南京银行迭代升级推出手机银行7.0版本,全面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和品质;企业网银推进产品线上化,完成电子银行助手升级,便利化支付体验明显提升;“鑫e伴3.0”“投贷智慧管家”全新面世;“鑫联税”和“鑫e科企”等核心产品实现全线上化,提高业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深入推进运营转型。

    不忘初心,笃行不怠。2024年,南京银行将坚定走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求发展、聚焦价值创造谋发展、适应时代变革促发展、筑牢安全屏障保发展,与客户共做“好伙伴”、共创“大未来”,用心用情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坚决以优质金融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金融强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