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账号登录异常

亚博账号登录异常

集换式卡牌 | 706人在玩 | 大小:81.18M | 版本号:V1.70.30

更新时间:2024-03-30 21:15:24

  • 简介
  • 版本
  • 资讯
  • 评论

    编者按

    40后潘耀明,和飞鸟、流云不同,他有生命里的牵挂。

    50后廖子馨,从来没觉得自己像浮萍在漂,只因知道心有所依。

    60后吴志良,从东江到濠江,心安处不止是身安处。

    70后葛亮,觉得人的生命历程就像风筝,身后有一条引线让你能够归家有时。

    80后袁绍珊,作为有棱角的漂流瓶,她在人海等待碰撞声。

    90后程皎旸,像大都会里的游牧民族,每次迁徙,都在吸取新鲜城市的文化和养分。

    他们从香港归来,他们从澳门归来,带他们回家的路,叫做文学。回家的路,万水千山,百折千回,但初心不改,情意绵绵。

    中国作协“万水千山总是情——欢迎港澳作家回家”作家活动周在京举行之际,潇湘晨报·晨视频特别推出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回家》。让我们一起走进六代港澳作家的文学回家之路。


    △袁绍珊201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著有诗集《太平盛世的形上流亡》《Wonderland》《爱的进化史》、诗选集《流民之歌》《苦莲子》《裸体野餐》 《这里》、散文集《喧闹的岛屿:台港澳三地文化笔记》等。曾参加第31届青春诗会。曾获首届人民文学之星诗歌大奖、澳门文学奖等。

    “我也是一个漂流瓶/在人海等待碰撞声/我画下有棱角的自己和善良的样子……”这是袁绍珊的诗《女儿红》的前三行,收录在她10年前出版的诗集《流民之歌》中,这是她结束加拿大的留学后,在台湾参加一个诗歌活动时写的。彼时,如她这首诗所写,也如她诗集名字所示,作为澳门移民第二代且自己有过多地生活、学习经历的她有种漂泊感,感觉自己就和一个漂流瓶差不多。

    袁绍珊曾经不那么喜欢澳门,“四周的暗/引导我们想点火/沼气败死的气味使人怀疑/我们到底/是不是活着/且活在哪个时代。” 2007年她回到澳门,等待去加拿大留学的时候写的这些诗句里可见她当时对澳门的感受。

    后来,袁绍珊在2008到2016年的一个写了8年的专栏里,多次写到她出生、成长,离开又回来的澳门,她批评过澳门计划与兴建地铁,抱怨过澳门的交通、赌权的开放,遗憾澳门再听不到夏日的蝉声,等等;当然,她也写了澳门的各种好,例如,因为简洁舒适的长椅出现在澳门的每个角落,她说澳门是“在路边呆坐的理想之城”,对澳门的爱和恨,袁绍珊都直言不讳。

    这只漂流瓶,她最终还是回了澳门。

    “在加拿大,在外头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家。回头就想,老是抱怨自己的家怎么怎么样,然后就逃走了,不如学到东西回来,尽自己的所能让这个城市更好,为这个城市做一点尽可能做到的贡献。”袁绍珊解释。

    袁绍珊写了8年的那个专栏,其实就是她对澳门很大的贡献,后来结集成书时,书的名字是《拱廊与灵光:澳门的120个美好角落》,因为她行文中不避言澳门的不足,性情真挚,读者对她写到的澳门的各种美好,哪怕哪些美好只存于一些游客不大注意的角落,自然而然心生向往。

    澳门之外,北京是除澳门之外,出现在她创作中的地方,北京也被袁绍珊认为是她的第二个家。她描述在北京大学读本科的四年,是她过得非常丰富、丰盛且欢乐的四年,北京给了她非常美好的回忆,北京也成了她离开之后非常想念的地方。


    “家就是一个你打从心底的爱它,对它又老是要很多期待、想法;它也是一个避风港一样的地方,当你在外头有各种各样的状况,各种各样高兴、不高兴的时候,它是你心里头永远可以回去的地方。”澳门是,北京也是。

    北京在袁绍珊的心中,是一座文化大城。从小喜欢写作、对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她在高中毕业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去北京读大学。后来,每次出差北京,她都不是出差别的城市的感觉,而是回家的感觉:“每次有事情或出差到北京,我都会不自觉地说‘回北京’,而不是‘去北京’”。

    袁绍珊曾经的那只漂流瓶,现在收藏于她的记忆。她现在是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如她所说,她在尽她所能让澳门变得更好,她除了给澳门带来各种展览外,还给澳门贡献她的诗、摄影、装置艺术等。她的努力,让更多人看到了作为知名“赌城”的澳门博彩业之外的各种美好。

    潇湘晨报记者刘建勇 摄影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