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纵科技有限公司

博纵科技有限公司

集换式卡牌 | 448人在玩 | 大小:88.89M | 版本号:V5.15.3

更新时间:2024-04-01 16:08:46

  • 简介
  • 版本
  • 资讯
  • 评论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刘雨薇

    张平宜:台湾娘子下凉山


    岁岁年年烟火味儿,碎碎念念人间事儿。

    四季流转,每个月都有专属的色彩和故事。

    3月,我们迎来了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这是纪念全球妇女百年来争取的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于是,我们将目光回望到“女性”身上。

    24年,这是台湾《中国时报》前资深记者张平宜完成最后一个“选题”的时间。

    从台湾到四川,再到大凉山深处的村庄,她放弃原本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投身于一个麻风康复村的教育事业。

    辞职、募款、四处奔波……为了让这些原本与世隔绝的孩子能尽快融入现代社会,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也在点滴之间改变着自己。

    如今,她是成都市温江区思乐玛塔烘焙厨房创办人,创业团队中,有9位都是来自她倾注心血的村庄。还有更多孩子,上学、长大,走出偏见,认识世界。

    张平宜从没想过会和一个地方产生这么深刻的联系,她将自己的选择定义为“只有放弃后,才知道在某处等待我的是更有意义的人生。”

    本文约 38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这个月,张平宜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是四川首位获此殊荣的台胞。更早之前,她还捧起“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的奖杯。

    推翻曾树立于人们心中名为麻风病的“墙”,然后呢?

    10年前,张平宜将自己的经历集结成书,名为《台湾娘子上凉山》,现在,坐在咖啡馆,她狡黠一笑,“或许,我应该写本新书了,就叫《台湾娘子下凉山》。”

    ——那是延展至未来的故事,关于改变的力量,关于沟通人心的桥梁。


    △今年3月,张平宜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是四川首位获此殊荣的台胞


    张平宜:台湾娘子下凉山

    改变

    的力量

    每年春天一到,张平宜就会开始计划到凉山的行程。

    在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大营盘高桥村,从曾经只有两间危房的麻风康复村教学点,到后面越来越多学生的大营盘小学,再到九年一贯制的越西县大营盘学校,转变之间,几乎就能概括张平宜的24年。

    “以前,孩子们写作文还会用‘柳叶眉大眼睛’来写我,最近有个孩子写的是,‘张阿姨真的好辛苦,已经徐娘半老,还在为我们奔波’。”张平宜喜欢跟大家讲这个小故事,并伴上她标志性的爽朗笑声。

    她一直是个自信洒脱的人。

    20世纪90年代,她在台湾媒体的黄金时期入行,开始自己的记者生涯。她聚焦过台湾艾滋病防治经验,也曾在第一时间奔赴台湾“9·21”大地震的现场,她频繁往返于两岸之间,在北京的胡同里寻觅,记录下“末代皇族”回归平民的变迁……

    “我觉得最有挑战性的就是做调查采访专题记者,选题五花八门,有些热点要耗时甚久。”因此,在1999年到2001年,张平宜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陆续走过广东、云南、四川共20多个麻风村。直到在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停下,然后一头扎进去就是20多年。


    △2000年的大营盘学校(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尽管她总是将后来辞职,然后专注于大营盘小学的建设,概括为是命运的召唤。但事实上,改变的力量就积蓄在经历中。

    因为记者的经历,她无比清楚地感受到生命无常,思考要去做点什么;因为刚刚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所以看见麻风病村庄里“散养”的孩子时,她会觉得“要给他们找一个未来”;因为能被家人理解和支持,所以她有着说干就干的底气,更有着笑对困难的豁达。

    辞职后,她一边和当地政府联系,沟通学校的细节,从学校的用地用水用电,到老师的确定;另一边,她在到处演讲、卖书、甚至卖蜡烛,“下辈子什么都不做,只要做个有钱人。”这个此前从没经历过窘迫生活的女人,一度“咬牙切齿”地说。

    就这样,如燕衔泥一般,一点一滴的善款跨越山海,被她带回到大营盘。崭新的教室落地生根,各地的志愿者被她带进村庄。2003年,她在台湾创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汇聚两岸爱心力量帮助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

    “你走出了第一步,后面的二、三、四步也就跟着来了。”到现在,张平宜仍会每年去到大营盘学校,为孩子们颁发奖学金,看看当地的老人,再见见彼时一起“创业”的伙伴。


    张平宜:台湾娘子下凉山

    漫长的

    “选题”

    因为大营盘小学,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也成为张平宜记者生涯的最后一个“选题”。直到现在,她都记得,最初向报社报题时,连一向支持她“冒险犯难”的领导都嘀咕,“如此冷僻的新闻有人会看吗?”

    “是的,21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公卫敌人是艾滋病,麻风病算什么?已经离人们的记忆太过遥远了。”张平宜坚持这个选题的价值,因为被遗忘的背后,有着一个个真实的人生,值得被看见、被关注。

    在最初的大营盘小学,张平宜见到了很多“特殊”的学生。彼时,5岁的依伙克古是学校里个头最小的孩子,他喜欢上学,因为22岁的爸爸是这里6年级的学生。更多的,还有已经定亲的年轻人、或者是因为打工突然“消失”的学生。

    对此,张平宜总会把离开的学生“抢”回来。例如,在校期间不准婚假成为了大营盘小学的校规,学校建起食堂,每天中午为孩子们供应一顿营养均衡的白米饭,她还作为“干妈”,出面为打工受伤的学生维护权益。

    改变就在点滴之间发生着。

    学生们从学会洗脸刷牙的卫生习惯,到开始思考未来并为之努力,大家对于麻风病的偏见也在消弥。2009年,大营盘小学首度招收附近村庄的学生,张平宜说这是“划时代”的大事,“打破了一般村庄和麻风病村庄之间的藩篱”。

    另一方面,“我们每年都会组织体检,这么多年,只有两个学生被检查出来有病症,但是因为治疗比较早,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张平宜觉得,大营盘小学的蜕变,正好和整个时代同步。

    “从政府到民间,越来越多的力量聚焦到这个群体。”张平宜将2005年定义为“关键年”。这一年,在凉山州布拖县乌依乡的“麻风村”,历史上的第一所学校――林川小学开学了。也是这一年夏天,大营盘小学里,16个孩子成为建校18年来的第一届的小学生毕业。毕业典礼那天,下起了大雨,大家撑着伞,在广场上唱歌、跳舞,彼此庆祝。


    △2005年,学校雨中的毕业典礼(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学校还在变。

    到如今,大营盘学校已焕然一新,拥有中小学教学楼、餐厅、宿舍共11栋建筑,24位年轻公办教师队伍,多媒体校教学设备,全校师生450人。


    △2017年的大营盘学校(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张平宜还是那个自信洒脱的张平宜。

    她拥有了很多荣誉,依旧会穿着长靴和裙子大大咧咧上台领奖,也会在听到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时流下眼泪,“说‘跨越海峡,跨越偏见,’感觉一下子就写到了我的心坎里。”

    她觉得自己变得更柔软了,会换位思考了,用她的话说,是“懂得放下身段了”。这位在家里不曾下厨的太太,早就能做出100多个孩子的午餐,“在大营盘,我变成了一个非常能干的女人哦。”张平宜骄傲地说。


    张平宜:台湾娘子下凉山

    推倒

    内心的“墙”

    其实,2011年,捧过感动中国人物的奖杯时,大营盘中学已经发展成九年一贯制的学校。

    当时,张平宜觉得自己可以“下”凉山了,但另一段故事已经悄然开始。

    “学生们毕业都20多岁了,考大学不现实,得给他们找工作。”张平宜找到了自己在青岛办厂的弟弟,直接提要求,要求为学生们建立一个半工半读的实训基地,让他们在实操中学习。

    这也是一件操心事。

    甚至没有离开过村子的学生们,跨越千里,抵达青岛。他们个子高高的,皮肤黑黑的,听不懂当地人说话,需要学习的除了技能本身,还有如何融入社会。


    △2023年,张平宜和大营盘学校的学生合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32岁的勿里兄弟子是第二届到青岛实训基地的学生,在村里,他是大家眼中幸运的孩子,因为正好学龄时遇到张平宜的抵达,所以在8岁时正常入学。他很聪明,成绩一直很好,他都想好以后要做医生。

    “但是我家的条件太差了,万一几年后我没考上,那不是白费了。”彼时,他的想法很直接,要学技能自食其力。

    到青岛后,他们有了师傅,白天大家在各个岗位上实操,晚上,就聚在一起学习。

    “我听不懂师傅的话,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勿里兄弟子直到现在都记得自己最初的无措,“我甚至都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正确的。”在他身边,有伙伴留下一封信就离开了,信里说“半工半读不是自己的志向,不想人生就如此被定格。”

    ——这是一堵需要自己才能推倒的“心墙”。

    那时候,张平宜开始在青岛、四川、台湾、上海之间多地跑,她兼顾着学校、基地和募款,包里总塞着几包松弛神经的药物。她更加重视学生的心态,一遍遍告诉他们,“你们可以。”

    在度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后,勿里兄弟子再也没有自我怀疑过。他如同一块海绵一般,学技能,认识世界,甚至自学,成为一名电脑高手。

    后来的后来,这个大凉山走出的少年有了一个汉族名字—李一扬,“这是张阿姨取的。当年,她给了我们一扇看见世界的窗口,后来,她让我触摸到梦想的轮廓。”

    如今,李一扬和伙伴们跟着张平宜,在“希望之翼”的框架下创立了“希望创翼设计工坊”,又开设了“思乐玛塔烘焙厨房”,将训练与商业结合为一。


    △如今的创业团队,其中9位来自大营盘小学(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思乐玛塔”是从彝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神仙的糖果”。张平宜总是会一遍遍对访客介绍这个名字的含义。她一直记得,24年前,当第一次踏入大营盘小学,一群个头瘦小的孩子怯生生看着她。孩子们不会说普通话,她不会说彝族话,大家沟通的语言就是这些甜蜜的糖果。

    “我送他们巧克力,他们放进嘴里,一下子就很惊喜地笑了,眼睛都亮了。”后来的后来,长大后的孩子告诉张平宜,这是他们第一次吃到巧克力,那种甜蜜,之前从未有过。

    ——这是张平宜现在的故事,也是他们所有人的当下。

    人间事儿·2024

    “拼”出一座博物馆|人间事儿①


    阅读全文


    人间事儿·2024

    过年的选择|人间事儿②


    阅读全文